首页 > 中国食品报 > 一把手谈食安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2-02-24 肇庆市高要区区长 张浩龙 文章来源: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政府 编辑:陈韫灵

营造规范有序、安全放心的食品市场环境,是关乎城市发展的大事、要事。近年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高要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实现较大提升,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得到各级各方面的充分肯定。2017年我区被列为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试点,以创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为契机,结合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工作的开展,我区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积极对标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标准,全面压实食品安全责任,按照“四个最严”要求,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高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这项工作,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食品安全的文件要求和指示精神,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坚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

一是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实地调研检查,协调解决难点问题。

二是制定《2021年肇庆市高要区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监管责任,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


二、创新监管方式,强化风险管控。

一是强化源头监管。规范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严控《农药经营许可证》核发,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建立食用农产品追溯制度。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出厂检测制度,把好产品出厂第一关。

二是严格准入门槛。严格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审核,强化资质管理,抓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登记工作,严把食品市场准入关。  

三是强化网格化监管。以知责、履责、尽责、追责“四责”为主要内容,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名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落实食品生产监管制度,完善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做到监管“痕迹化”。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大对群众关注度高、风险隐患大品种和场所的监管力度,防范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风险。今年,2021年全区开展快检经营户数889户,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128227批次,合格126207批次,合格率98.42%。其中:完成蔬菜快检批次112076批次,合格率为98.54%;水产品快检批次8124批次,合格率为95.7%;畜禽肉蛋类快检批次8027批次,合格率为99.53%。共处理快检不合格产品11.83955吨。另外,按时保质完成了我区的“每年每千人五批次”任务,共监督抽检各类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4062批次,其中3996批次合格,合格率为98.4%。对抽检不合格的生产经营者持续跟踪、重点监管,对抽检结果不合格的产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此外加强了农药兽药残留食品安全抽检,共抽检蔬菜水果623批次、畜禽产品135批次、水产品85批次,合格率达99.88%,完成“瘦肉精”快速检测10237批次,合格率100%。

四是加强专项整治。保持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压态势,市场监管、公安、农业等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力量抓好农村地区、农贸市场、中小学校、餐饮行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重点区域和肉制品、食用油、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提高整治效能。全区出动执法人员27856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0562户次,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79宗。

五是加强疫情防控安全线。我区进口生冷鲜食品安全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农贸市场、餐饮经营单位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强化进口生冷鲜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持续做好“人员、产品、环境”核酸检测。截止目前,全区“三覆盖、三强化”工作共开展核酸检测4461批次,其中人员2153批次、产品1158批次、环境1150批次,另有环境混采1648批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全区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106人,全部完成全程疫苗接种。


三、提升监管能力,强化全程监管。

一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依托“互联网+食药监”,积极推广智慧食药监系统运用,助推监管效能提升。督促大中型餐馆、学校食堂加快“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引导广大消费者参与餐饮服务监督,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全区校园食堂均达到B级或以上等级,实现100%“明厨亮灶”。同时推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全面实施,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带证销售。目前我区有93家生产企业纳入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并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2021年开证1.6585万张,带证销售产品1.6306万吨。同时,完成3家企业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达到“建成肉类蔬菜流通节点(企业)追溯子系统,并接入市级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的要求。

二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组建职能配置、机构编制、执法装备、人员配置“四到位”的乡镇食品安全员队伍,规范推行食品安全“协管员”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全区共有352名村(社区)食品监管协管员协助开展监管工作,切实推动各镇街、各监管部门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法定职责。

三是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培训并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加强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及执法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实战演练,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和实战执法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监管队伍。


四、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是印发《开展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县)宣传工作方案》,组织各镇街、各部门通过开设专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公共宣传等方式,不断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截止目前,通过传统媒体发布新闻稿件280余次,刊播食品安全公益广告约4200次,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报道22条。

二是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四进”活动,通过开办讲座、张贴海报、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发送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短信等多种形式,切实增强广大市民食品安全意识。充分利用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周、12345投诉举报宣传日等宣传活动,着力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创建参与度与社会知晓率,扩大食品安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